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新闻 科室介绍 特色医疗 名医风采 就医指南 医护天地 学术科研 党建风采 重点专科 心文化
   公告栏:   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   
医院新闻
院内新闻
行业新闻
医院公告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信息正文
信息内容
 
春季中老年人扎堆“通血管”——“通血管”防不防病
发布时间:2013-04-22 作者:fxzxyy

记者 宋立君

 

    每逢春、秋季,大医院、小门诊以及各个输液室就会人满为患,医生护士们忙得不亦乐乎。在这些输液者中,有的是因感冒、气管炎来输液的,有的是因消化道疾病来输液的,还有很多是因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来预防性输液的。

    在不少中老年人中流行着一种观念,在春、秋两季输些针对自己通血管的预防、治疗药物,可以改善疾病目前的状况,预防疾病的急性发作。这种观念正确吗,通血管真的能防病治病吗?记者就此请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病房主任孙秀艳进行解析。

    中老年人扎堆通血管

    3年前,59岁的高伟先生经常有头晕、手脚发麻等不适症状,到医院进行核磁共振等检查,医生诊断他患上了脑干动脉狭窄,自此高先生就特别注意预防,几乎每年五一前后他都要去医院开些通血管的药,然后会小区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打针。

    几天前,高先生早起晨练了,回家后就出现了头晕、食欲差、乏力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,家人十分担心,于是赶紧送他到医院检查,虽然在吃了阿司匹林后症状很快好转了,但高先生还是决定提前去社区医院打了一周的预防针来通血管。

  日前,在市内的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记者看到,和高先生一样来通血管的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不在少数。据这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介绍,季节交替时冷暖变化较大,一些中老年人容易因血脂过高、着凉等原因引发脑部不适,而造成这些症状的原因可能是脑动脉狭窄、高脂血症、高血压、高血糖、卒中史等。医生表示:虽然开春通血管的中老年人比较多,但我们并不建议市民这样做,因为脑血管堵塞引发的症状并不相同,是需要对症治疗的。

    通血管无法预防血栓

    就像高先生坚持认为的那样,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液黏稠,春、秋季容易发生血栓,堵塞血管。定期输液能稀释血液,同时,输些抗凝活血药来清洗血管,能达到有病治病、无病防病的目的……

    对此,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病房主任孙秀艳表示,市民切忌盲目使用药物通血管。因为,根据医学理论,脑血栓与脑梗塞是需要因人而异辨证施治的,一定要到医院确诊后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预防。

    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。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血液中的脂质沉积在动脉内膜下,形成粥样斑块的一类病变。粥样斑块可以在几十年的过程中缓慢进展,使动脉弹性减弱、变硬、变脆,管腔逐渐变窄。在某些情况下,斑块还可能变得不稳定而发生破裂。在破裂处,血小板聚集,血栓形成。动脉内一旦生成较大的附壁或堵塞性血栓,则会引发急性血管事件,如不稳定型心绞痛、严重心律失常、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、一过性脑缺血发作、脑血栓等。可以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是隐匿的,后果是严重的,它是隐藏的祸根,就像埋藏在人体内的定时炸弹,一旦引爆就会危及生命。

    预防血栓类疾病,保障血管畅通,应该是一辈子的事情,一年四季都应予以关注。我们的血管系统毕竟不像抽油烟机那样,每半年清洗一次就行了。最重要的是,每个人的个体差异不同,血栓的病因和病情不同,一定要有针对性的预防治疗。对于市民采用通血管防止脑梗发作的办法,孙秀艳认为,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。当病人发生急性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时,应及时就医,积极静脉输液,并使用抗血小板、抗凝甚至溶栓药,这样做利远大于弊,就像发生火灾时必须迅速灭火一样。但是,为预防心脑血管病而定期输液用药,则弊远大于利,是不可取的。

    再有,脑血管病有一些独立的危险因素,比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、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心脏病(心律失常、房颤等)、脑动脉狭窄、高粘血症、高脂血症、高同型半光氨酸血症、吸烟酗酒、肥胖等。比如,短暂性脑缺血发作、糖尿病和高血压为三大高危因素,单靠每年或每季度的静脉输液来消除这些高危因素,预防脑血管疾病是难以奏效的,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。

    盲目通血管易致脑梗发作

  脑血管病有发病率高、死亡率高、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的'四高’特点。因此,患者一旦发病,不但要及时治疗,而且还要查明危险因素,并针对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。 孙秀艳建议,脑梗患者出院后应每三个月至半年定期复查,如果有症状了要及时赶到医院。平时可以用一些口服药,如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,降低血小板的聚集性,减少疾病的发生。

    在没有症状,没有确切指征的情况下,孙秀艳不主张通血管。而且,药物本身都有副作用,盲目通血管还会加重心脏、肾脏的负担,严重者会出现心、肾功能衰竭。通血管、扩血管药物应当慎用。孙秀艳提醒市民,需要使用上述两种药物时,医生应对患者血管的承受能力进行全面评估,以减少恶性脑血管意外疾患发生。

    此外,没有症状的情况下,长期输液还可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。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,还可能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等。

   中老年人可根据不同身体状况,中老年人可以储备一些药物,比如患有高血脂、高血糖的患者,则应该随时保证降血脂、降血糖的药物,还有一些改善血流和血液黏稠度的药物,在没有出血性疾病的前提下,可以服用拜阿司匹林、丹参等。

    打点滴通血管是误区

    心脑血管病患者为预防急性发病,大多需长期甚至终身服药,如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,其他还包括降压药、调血脂药、降糖药等,有些人尚需服华法令等抗凝药。对抗血栓是天天、时时要进行的工作,所以这些药应每天服用,这样才能保持稳定、足够的血药浓度。这也如防范水灾一样,最关键的是时时处处注意消除水灾隐患。另外,口服用药还有既有效又安全、方便、经济实惠的好处。

    防治疾病的原则是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。有些患者是不需要用药的,如血栓危险性小的患者。他们不应该长期使用抗血栓药。如果必须用药,则应遵循能口服就不注射,能皮下、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的原则。

  预防脑血管病,孙秀艳建议,生活中除了要做到规律作息、合理饮食、多做有氧运动、减轻压力外,还要积极防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,重点要防控高血压和糖尿病。定期体检对于发现疾病也很重要。此外,与脑血栓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生不同,脑栓塞多是在活动中发病,如剧烈运动、情绪激动都容易发病。因此,老年人平日锻炼不要做过于剧烈的运动,可选择做一些舒缓运动,如太极拳、慢走等。
 
<< 上一页 “三八”国际劳动妇女节主题活动         下一页 >> 我院血液肿瘤科精准治疗让患者再续生命希望
 
Copyright (C)2005-2008 www.fxzxyy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阜新中心医院 服务台电话:0418-2837494
辽ICP备20007066号本站支持IPv6访问